【题目】已知雌果蝇在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代雄果蝇中共有4种基因型
B.F1代雌雄比例接近1:2
C.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 .
D.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比为2:1,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 32% B. 24% C. 14% D. 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一极染色体组成的可能是( )
A. 2个染色体组, 46条染色单体 B. 1个染色体组,46条染色体
C. 无同源染色体,23条染色单体 D. 无同源染色体,23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分离 C. 基因互换 D. 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 Ⅰ在小麦种子中指 .
(2)图中Z是 , 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
(4)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
(5)小麦根尖细胞中,在(细胞器)中也有少量Ⅱ.
(6)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Ⅲ、Ⅳ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Y的种类有4种
C.A代表N,P
D.Ⅳ具有多样性是因为P之间以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7)Ⅱ与Ⅲ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 .
(8)如图2生物体内的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病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的致病基因中有一个来自I1
C.若Ⅲ8 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
D.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C. 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D. 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 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图2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1中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最佳组合为_________,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
⑵ 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个。
⑶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2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⑷ 图2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⑸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