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C. 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 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物质、结构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 只有蛋白质和DNA也能组成生物

C. 基因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 一般而言,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的线粒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都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C. 演替就是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种代替的过程

D. 人类对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和NaCl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治疗,其中5%的葡萄糖注射液和0.9%的NaCl注射液均为等渗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9%的NaCl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过量饮水导致的水中毒

B. 25%的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低血糖,输入过量可导致组织水肿

C. 静脉输入的葡萄糖和NaCl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D. 静脉输入的Na+可与HCO3、HPO42-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___个营养级。

(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教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较强。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 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 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 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 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C. 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

D. HIV 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和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B. 盐酸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原理相同

C. 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予以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核糖体较活跃,细胞体积适度变大

B. 前期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C. 细胞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与中期相比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均增倍

D. 细胞分裂的末期,植物细胞在细胞板的附近高尔基体分布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