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家系中有甲(设基因为A、a)、乙(设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和Ⅰ2
B.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8基因型有4种可能
C.若Ⅲ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可能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12
【答案】D
【解析】
根据系谱图分析,Ⅱ4和Ⅱ5患甲病,但其有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4和Ⅱ5不患乙病,但却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两种病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可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A、根据上述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而Ⅱ3的母亲不患甲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AaXbY,其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2,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A正确;
B、由Ⅱ2的表现型可知其基因型为aaXBX-,由Ⅲ2患乙病确定Ⅱ2基因型为aaXBXb;据图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的基因型为AaXBY,则Ⅲ8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和AAXBXb四种可能,B正确;
C、若Ⅲ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乙病,则其基因型为XbXbY,说明其母亲(Ⅱ4基因型为AaXBXb)形成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了异常,形成了XbXb的卵细胞,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Ⅲ4基因型为AaXBXb,Ⅲ5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两者结婚生育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2/3×1/4=5/6,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因此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5/6×1/2=5/12,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去核后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的方法。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 R、r)控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
B.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6
C.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
D.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①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②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②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②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①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 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
B. 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相同的
C. 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核苷酸
D. 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