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需要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
B. 愈伤组织是一群高度分化的薄壁细胞
C. 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过程最后需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 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 将菌株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可在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是北方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影响对农业生产很重要。
⑴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⑵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下表。
净光合速率(Pn) | 叶片温度(TL) | 胞间 CO2浓度(Ci) | |
直立叶 | 12.9 | 37.5 | 250 |
平展叶 | 8.8 | 37.7 | 264 |
对相关数据进行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________ 。由表中的数据可见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请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 II 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 是对光系统 II 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 所示,分析可知,____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
⑷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 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 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 2 所示,可推测,SA 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
B. 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 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
D. 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大多以丝状物形式存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B.③是非选择透过性膜
C.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④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会周期性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a(2n=20)和b(2n=18)两种植物细胞融合,最终培育出新植株,其中乙和丙过程分别为两种育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过程得到的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
B. a、b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
C. 丙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 试管苗长大成熟后减数分裂过程不能形成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图二为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图。
(1)图一中①、②、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A过程称为______。D过程中利用的O2可来自于______。
(3)图二中影响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E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
(4)图二中,高、中、低CO2浓度影响图一中的______生理过程(用图一ABCD作答)。
(5)图二中,弱光时(P点之前)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试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正常的人体细胞既不能完成③过程,也不能完成④过程
B. ②、③过程需要的原料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C. ①、②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⑤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
D. 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白化病性状分别是通过⑥、⑦途径体现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