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 若图②所示为在1mL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草履虫,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 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池塘捕捞,捕捞后应在K/2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图形的能力,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过度放牧不会使生产者种群数量增长,A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b点后的变化是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B错误.

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不能体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小, C错误.

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后的数量保持在K/2 可以使种群数量快速恢复,有利于获得持续高产,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A.缺失B.重复

C.倒位D.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A、B、C、E、F、G均能识别抗原

B. 图中有⑦⑧属于第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而强

C. 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

D. 人体细胞C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E,这个过程与细胞B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___(填序号)。m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体外研究m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大量复制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C. 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400mg/L

D. 图甲中 a、b、c 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的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a是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A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图丙中的HJ段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图乙中的BC段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①~③表示某细胞中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是由结构①提供的

C.结构②与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有关

D.动物细胞中结构③与蛋白质加工和转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