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染色,观察到的细胞核是绿色的 | |
B. | 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洋葱根尖某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已死亡 | |
C. | 利用根尖为材料,可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中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 |
D. | 利用根尖为材料,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制作装片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漂洗、制片 |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A、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染色,观察到的细胞核是绿色的,细胞质是红色的,A正确;
B、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洋葱根尖某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该细胞不含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或细胞已死亡,B错误;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动态过程,C错误;
D、利用根尖为材料,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制作装片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获能后的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 |
B. |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 |
C. | 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
D. |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 | B. | ③④ | C. | ①⑤ | D. | 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原料 | ① | ② | ③ | ④ |
蛋白胨 | 10 g | 10 g | 10 g | 10 g |
乳糖 | 5 g | 5 g | 5 g | 5 g |
蔗糖 | 5 g | 5 g | 5 g | 5 g |
K2HPO4 | 2 g | 2 g | 2 g | 2 g |
伊红 | 0.4 g | |||
美蓝 | 0.065 g | |||
琼脂 | 10 g | 20 g | 20 g | |
青霉素 | 20 g | |||
蒸馏水 | 1000 mL | 1000 mL | 1000 mL | 1000 mL |
A. | ①③ | B. | ③① | C. | ②④ | D. | 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花药经脱分化后有利于根的分化还是芽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使用顺序及浓度配比 | |
B. | 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成功率 | |
C. | 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常用醋酸洋红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 | |
D. | 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 |
B. | 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 |
C. | 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 |
D. | 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 蝇 | 76 | O | 26 | O |
雄 蝇 | 72 | 76 | 27 | 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