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 |
B. | 核膜解体形成的分散小泡在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不可看到 | |
C. | 亲代细胞的DNA经复制后,并不能够完全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 |
D.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时,组成细胞壁物质包含于囊泡中 |
分析 1、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A正确;
B、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虽然在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存在,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B错误;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但是细胞质中的DNA复制后不能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正确;
D、在有丝分裂末期时,赤道板的附近聚集着的许多小囊泡,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多时并不一定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
B. | 基因型为DdTt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能产生4种配子 | |
C. |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 |
D. | 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
B. | 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 |
C. |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D.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浆运输的物质有激素、氨基酸、CO2等 | |
B. |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 |
C. |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 |
D. |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 |
B. | 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 | |
C. | 一颗萝卜种子在合适条件下长成完整植物 | |
D. | 小鼠肝细胞的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l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l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的分布时,需用显微镜观察着色情况 | |
B. | 从绿叶中提取和分离色素选用的有机溶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 |
C. | 番茄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常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 |
D.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磨香草酷蓝检测酒精的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