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a组)和20℃(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b组t2后由于酶达到饱和点,反应速度达最大值
B.a组0-t1时间内反应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C.a组和b组的PH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
D.30℃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介于t1和t2之间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分析题图:题图是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a组)和20℃(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可知,在起初的一段时间(t1前)内,处在40℃的酶(a组)较处在20℃的酶(b组)催化反应的产物多、到达化学平衡点早,说明该酶在40℃时的活性较20℃时的活性高.

解答 解:A、b组t2后产物浓度不再升高,其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A错误;
B、a组0-t1时间内随时间的延长其产物浓度的增加速度减慢,说明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B错误;
C、题图是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a组)和20℃(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中的pH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在40℃时的活性较20℃时的活性高,但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未知,无法判断30℃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是否介于t1和t2之间,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明确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如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因发现并阐明了细胞自噬机制的科学家.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形成的自噬体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该研究发现饥饿处理能刺激细胞的自噬体形成.自噬对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饥饿的细胞比正常细胞的自噬体多
C.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生了自噬过程
D.自噬体能将它所包裹的细胞组分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简称.“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某同学欲利用所学习的微生物培养知识,通过实验证明痰液中含有细菌,来倡导同学们不要随地吐痰,为“创卫”添一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培养细菌必须先制备可供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实验室中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该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H2O等;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源来自牛肉膏、蛋白胨,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其中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倒平板,等平板冷凝后,还需要将平板倒置,主要目的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某同学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9个,而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19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
(3)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细菌的数目,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细菌的数目要低,主要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
(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一半花粉呈蓝黑色,一半花粉呈橙红色,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F1水稻细胞中含有分别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一对等位基因Aa.F1形成配子时,A和a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A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含a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其比例为1:1,此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
(2)取F1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主要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
A.一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种性状
B.多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种性状
C.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不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D.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假设每一代中均既有男性又有女性,那么,下列哪组单基因遗传病肯定会表现出“代代相传且男女患病概率不同”的特点(  )
A.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隐形、伴Y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显形、伴Y染色体隐性
C.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显形、伴Y染色体显性
D.伴X染色体显性、伴Y染色体隐性和伴Y染色体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甘肃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请回答与线粒体有关的问题.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 进行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 (答“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对终产物进行检测时,所用的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