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为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所采用的试剂是(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斐林试剂

分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
(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解答 解: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主要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一个不含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复制1次后,再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frac{1}{{2}^{n+1}}$,1-$\frac{1}{{2}^{n}}$B.$\frac{1}{{2}^{n}}$,1-$\frac{1}{{2}^{n}}$C.$\frac{1}{{2}^{n+1}}$,1-$\frac{1}{{2}^{n-1}}$D.$\frac{1}{{2}^{n}}$,1-$\frac{1}{{2}^{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糖类和蛋白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糖类与蛋白质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C.淀粉和蛋白质都可水解形成单体D.细胞膜上既有糖类又有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请回答:
(1)人肺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的膜(结构)被硅尘破坏,内部水解酶释放,导致肺受损.
(2)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内质网中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细胞膜和胞内的膜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明日常锻炼时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医生建议他补充Ca,但他补充了Ca之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A.缺乏生理盐水B.缺乏葡萄糖C.缺乏维生素DD.缺乏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研究小组使用春黑麦为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影响产量的因素,得到如甲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知,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施肥情况.
(2)就图中所反映的因素来说D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湿度.除图所示的因素外,若要进一步提高春黑麦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密植或增加CO2浓度或温度要适宜等.
(3)若将春黑麦幼苗置于光下正常生长时,进行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物质水、二氧化碳、[H]、氧气、碳水化合物.I过程完成的能量变化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③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为暗反应供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参照乙图分析,甲图中D点与F点相比,C3含量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234
1%NaCl溶液(mL)1
1% CuSO4溶液(mL)1
1% Na2SO4溶液(mL)1
蒸馏水(mL)1
pH6.8缓冲液(mL)1111
1%淀粉溶液(mL)111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
(1)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2)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Cl-和Cu2+,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Cu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Cl-
(4)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
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面积.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氧气.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锥形瓶中的烧杯中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相同时间内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净变化量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frac{X-Y}{X}$.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呼吸底物中含有脂肪.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小(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死种子,小烧杯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X+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能正确表示人体胃蛋白酶作用规律的曲线有(  )
A.Ⅱ、Ⅳ、VB.Ⅱ、Ⅳ、VIIC.I、Ⅳ、VIID.I、Ⅲ、V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