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因工程操作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利用质粒常有的 的特性,根据培养基用途的划分,这时应使用的培养基是 。
Ⅱ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成程度 |
甲 | 正常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乙 | 正常的鼷鼠 | 接种 | +++++ |
丙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丁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接种 | + |
戊 | 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 | 接种 | ++++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当第二次接种时,鼷鼠第一次接种产生的一定量的___________,就会在体液免疫的___________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____________,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_______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题目中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___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彻底消灭它。
(4)为验证T细胞是属于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对照组:______________ _ 。
最后: ____ _ _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等位基因都是突变形成的,发生基因突变就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某基因内若有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该基因内有胞嘧啶a(1/2b-1);
③人体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内所含的基因完全相同;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⑤基因工程操作中切割运载体和切断目的基因所用的酶一定是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
⑥真核细胞的基因与原核细胞的基因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都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都是连续的。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DNA连接酶的作用是
A将任意两个DNA分子连接起来
B将具有相同的黏末端的DNA分子连接,包括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只连接具有粘性末端的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即磷酸二酯键
D只连接具有粘性末端的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完全相同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某些原核生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