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某植物幼苗茎切段长度及其中乙烯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 据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IAA)和乙烯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随着生长素浓度的提高,茎切段中乙烯的生成不断增多
C.乙烯含量的增高可能抑制了生长素促进茎切段伸长
D.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能够体现出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也不断提高,乙烯浓度升高,会抑制茎切断的生长;当生长素的浓度小于10-6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切断的促进作用增强;当生长素浓度在10-6-10-4之间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段的促进作用减弱。
A、生长素(IAA)的浓度时该实验的自变量,乙烯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因变量,A错误;
B、据图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也不断提高,B错误;
C、乙烯含量增高时,茎切段长度增加的百分比减小,这说明乙烯含量的增高可能抑制了生长素促进茎切段伸长,C正确;
D、图中生长素对茎切段的伸长只体现出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抑制作用,因此不能体现出两重性的特点,D错误。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
(1)图中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2)图中乙细胞处于______期,含有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图表示该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图像。
(1)该动物个体中能发生图甲所示所有分裂过程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将C、D、E、F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对各阶段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加箭头表示)。
(2)图甲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阶段(填标号)。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
(3)丙图细胞中1号染色体含A基因,4号染色体含a基因,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丙图中还存在的异常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B和C都能特异性的识别病菌
B.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
D.细胞A和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处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通常认为不发生转录过程。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荧光激发下的细胞,有了新的发现(结果如下图)。
注:C列是B列图中黑框内的放大图
(1) DNA与RNA在分子组成上的不同之处是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实验中,用蓝色荧光染料对DNA进行染色后,用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培养细胞,使新合成的________专一性地带有绿色荧光标记。
(2) 观察发现,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处于A列,说明A列表示的是处于________时期的细胞。RNA分布于细胞中的部位是________。
(3)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将不同荧光激发下拍摄的荧光定位细胞图像做叠加处理(图中蓝、绿色荧光叠加),使图像完全重叠,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确保两图像是同时期的________细胞的观测结果。
(4)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________(能/不能)进行转录,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5) 为验证上述结论,在培养体系中加入RNA聚合酶抑制剂,D列中的相应实验结果未绘出。若上述结论成立,则在D列中看不到染色体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土壤中的解磷微生物可通过分泌解磷酶将土壤中难溶磷酸盐转化为植物易吸收的可溶性磷,为开发利用沿海土壤提供了思路。下图是研究者的一些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 1 的“土壤样品”最可能取自于含_____________高的土壤。
(2)某同学将接种后的一个平板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 4 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所示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在该操作之前,应对培养基进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图3步骤前对接种工具进行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对筛选得到的 3 株细菌分别采用了固体平板解磷能力测定法和液体培养基解磷能力测定法,结果如表1和表2。
菌株 | 菌落直径d/mm | 透明圈直径D/mm |
A | 18 | 36 |
B | 31 | 59 |
C | 19 | 57 |
表1
菌株 | 原液体培养基含磷量/(mg﹒mL-1) | 培养后含磷量/(mg﹒mL-1) |
A | 0.20 | 0.128 |
B | 0.20 | 0.165 |
C | 0.20 | 0.051 |
表2
固体平板解磷能力测定法测量菌落和透明圈直径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打开皿盖测量”“直接在皿盖上测量”或“直接在皿底测量”)。结合表1和表2分析得到,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
(1)圆褐固氮菌与硝化细菌在同化作用上的最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计划统计土壤样液中圆褐固氮菌的总数,他选用稀释倍数进行涂布,每个稀释倍数下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对照实验及无菌操作的角度分析,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_______,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_____法固定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B. 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可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