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是( )
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相互转化
B.几丁质是一种蛋白质,可用于制造人造皮肤
C.DNA、RNA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参与
D.脂肪、磷脂和固醇都能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 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 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 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的方向)( )
A. ②⑤⑦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 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D. 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B.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 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Na+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 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 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 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
D. 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 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 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 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1)冬泳时,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冷水剌激,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继而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引起汗腺分泌减少,_____________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体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剌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______,使血糖浓度上升;另一方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使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由上述血糖调节过程可知,胰岛A细胞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_____________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__________(填“外环境”或“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