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甲B阶段可进行诱变育种,作用于图甲C阶段则可诱导产生多倍体 | |
B. | 图丁中造成CD段的原因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一样的 | |
C. | 在适宜的温度、水肥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图乙中A点右移,B点右移 | |
D. | 图丙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一样的 |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甲中,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其中A、C为分裂间期,B、D为分裂期;
图乙为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光合作用作用,图中B点为光饱和点;
图丙为典型的夏季一天的光合作用图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使光合速率下降;
图丁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中AB段为间期的DNA复制,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使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解答 解:A、诱变育种应是作用于分裂间期,图1B阶段属于分裂期,多倍体育种应是作用于分裂前期,图甲C阶段属于分裂间期,A错误;
B、图丁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是因为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上DNA由两个变成一个,B正确;
C、图乙中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增强,在较低CO2含量时即达到光补偿点,因此A点左移,需要较多CO2才能达到CO2饱和点,因此B点右移,C错误;
D、图丙BC段下降是因为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DE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减弱,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考生了细胞周期、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准确分析图解,识记诱变育种作用于细胞分裂的间期,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等知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者合成分子链的方向相同,均从5′端→3′端 | |
B. | 二者均需要解旋,且断裂的化学键均为磷酸二酯键 | |
C. | 二者需要引物的参与,且引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
D. | 二者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且均需要ATP提供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
B. | 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
C. | 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 |
D. | 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尿中盐增多,糖无增多 | B. |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 ||
C. | 糖大量进入细胞并被利用 | D. |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 |
B. | 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 |
C. |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 |
D. |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无关 | |
B. |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 |
C.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 |
D. | 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