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B.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激素调节能影响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的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B的浓度一定大于C的浓度

B.图乙中B的浓度一定等于C的浓度

C.图甲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乙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标本位于显微镜视野中的左下方,为了更好地观察,应将标本往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乙为对应图甲反射弧局部放大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 (A或B)处给以适当的电刺激,观察 是否有反应。若A和B都位于手部,图甲中①-④表示麻醉剂可能阻断兴奋传导的四个位点。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麻醉师所选择的最佳麻醉位点是 ;注射了麻醉剂后,刺激手部皮肤,手能动却无感觉,那么真正被麻醉的位点是

(2)假设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若乙图中③受损,排尿反射

(能或不能)完成;若是⑤处受损,该个体 (有或没有)尿意,排尿反射 (能或不能)完成。

(3)若刺激图甲中的④处,兴奋以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在③处能否检测到电位变化

(4)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有关。

Ⅱ.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形成向 方向的局部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

A.言语区

B.躯体运动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以上全部都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进行无性生殖、个体数量庞大而又被充分隔离的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C.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配置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琼脂.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和透明圈.
③将接种针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液体(填“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用涂布分离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浅色范围大或较大透明圈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裂、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