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B.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分析 1、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3、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环境导致的变异.

解答 解:A、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正确;
B、染色体变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如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现象,B错误;
C、同卵双生兄弟间的遗传物质一般相同,而性状差异是基因突变或环境条件引起的,C错误;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识记各种变异发生的时间,能够利用密码子的简并性解释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D}_{1}}{{W}_{1}}$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包含在W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膜上所含蛋白质的种类相同B.二者均属于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C.叶绿体在黑暗中也能合成ATPD.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同学用燕麦幼苗和空白琼脂块做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图中A为胚芽鞘尖端,B、C、D、E为琼脂块,图甲胚芽鞘尖端横放,图乙胚芽鞘尖端匀速旋转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数小时之后,把琼脂块放到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如图位置,图乙继续给予单侧光照,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胚芽鞘①直立生长B.胚芽鞘①向右弯曲生长
C.胚芽鞘②直立生长D.胚芽鞘②将弯向光源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色素
 酶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 A B D
 相应的等位基因 a b 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9号 10号 10号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图1纸中画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6:3:7或紫色:白色=9:7.
(4)在玉米DNA中有PEPC基因(图2为该基因结构示意图,由能够编码氨基酸序列--外显子(J、L、N区段)和不编码氨基酸序列--内含子(K、M区段)间隔而构成),其编码的PEPC酶能增加气孔导度,从而增强光合速率.
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frac{(G+T)}{(A+C)}$=$\frac{2}{3}$,则其互补链中$\frac{(G+T)}{(A+C)}$=$\frac{3}{2}$.
②若PEPC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PEPC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L(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法,遵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A→B→C途径表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中B过程采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3)E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很少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
(4)F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图中C、F过程常用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酚类化合物因具高毒性、潜在的致癌及致突变性等,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均有很大的威胁.为研究苯酚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以下实验.具体方法是选取实验植株分为3组(每组6株),分3天进行实验处理,每天处理1组.将每组实验植株(6株)分别置于装有250mL不同苯酚浓度溶液的6个锥形瓶中(每瓶1株),苯酚浓度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0mg•L-1.每组实验植株均在胁迫3天后测定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每天测定1组,共测定3天(3次样本重复).结果如下(图中的横坐标均为苯酚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酚浓度为0是对照组,应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进行实验,3次样本重复为了避免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随着苯酚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产生的[H](NADPH)和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的还原阶段.
(3)实验数据表明当苯酚浓度为100~400mg•L-1时,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基本不变,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不是由于气孔的开度变化造成的.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与C5(五碳化合物)结合被固定,最终形成糖类.此苯酚浓度范围内,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由此推测可能是二氧化碳固定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中学高二下第六次周考(重点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化学递质,狂犬病毒入侵人体后,可以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但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其作用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侵入细胞过程与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相同
B.狂犬病毒入侵神经细胞后能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
C.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被狂犬病毒侵染后的神经细胞并消灭之
D.狂犬病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导致相应神经元Na+内流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