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②少量个体迁入某种群参与交配繁殖,不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③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畸变但是不遗传给后代,此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④没有自然选择和变异,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生物不会发生进化
⑤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⑥校园的一片草地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草本植物是种群的随机分布.
A.①②④B.②④⑥C.③⑤D.③④⑤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①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表现型个体和淘汰不利表现型个体,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错误;
②少量个体迁入某种群参与交配繁殖,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②错误;
③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畸变但是不遗传给后代,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故此变异仍属于可遗传变异,③正确;
④没有自然选择和变异,种群基因频率也会由于迁入迁出等而发生改变,④错误;
⑤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孩子,无论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母方均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⑤正确;
⑥校园的一片草地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草本植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⑥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B.有机物中的糖类、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中含有S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全部来自氨基

D.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纤维素和生长激素B.胃蛋白酶和胰岛素
C.脂肪酸和磷脂D.腺苷三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经PEG诱导融合后再通过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用同种抗原多次注射小鼠
C.杂交瘤细胞实质上就是浆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D.单克隆抗体和传统方法生产的抗体的化学本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⑤都表示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②③④(填序号)构成内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序号).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①③、②③、②⑤(填序号).④的流动受到阻碍,人体将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3)若图中①为肌细胞,则它所利用的O2直接从[③]组织液中获得.O2进入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4)图中②液体的流动方向是A→B,若①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A处的胰岛素浓度低(高、低、等于)B处;若①为肝脏细胞,饭后5小时A处的血糖浓度低(高、低、等于)B处.
(5)若①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物质可来自于①②(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同一个二倍体植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原料均为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B.两者前期的同源染色体均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不发生联会
C.两者中期着丝点均整齐的排在细胞板上
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均加倍且与核DNA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原子数目减少9个B.H原子数目减少了14个
C.肽键数目减少6个D.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遗传因子决定生物性状”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提出“DNA具有双螺旋结构”
D.斯他林和贝利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化学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表示靶细胞与激素结合示意图,图2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改图示过程能说明激素调节的哪些特点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若靶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饥饿时,血液流经靶细胞后血糖浓度会降低(升高、降低).
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題:
(3)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效应器.
(4)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填技术名称)的作用相似.
(5)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可见,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时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两种调节机制.
(6)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