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生物膜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能够维持相应环境内的物质浓度,这对于完成不同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1)上图所示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所描述生物膜的结构。它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所不同的是,能很好地解释 等现象。(举一例)
(2)被动运输包括三种类型,除 外(图中编号为 ),另外两类都需要膜蛋白的协助: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3)离子载体是一些能够极大提高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物质,目前发现的大多数离子载体是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它们能够杀死某些微生物。其中短杆菌肽A是一种十五肽的抗生素,它能有选择地将单价阳离子顺浓度通过膜,如H+、NH4+、K+、Na+等,最终使膜内外部分单价阳离子浓度趋于平衡。据此推测这类抗生素的杀菌机理是 。
(4)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
的 (内部、外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
① ;② 。
(5)主动运输(图中编号为 )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 而为运输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生物膜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能够维持相应环境内的物质浓度,这对于完成不同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1)上图所示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所描述生物膜的结构。它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模型所不同的是,能很好地解释 等现象。(举一例)
(2)被动运输包括三种类型,除 外(图中编号为 ),另外两类都需要膜蛋白的协助: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3)离子载体是一些能够极大提高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物质,目前发现的大多数离子载体是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它们能够杀死某些微生物。其中短杆菌肽A是一种十五肽的抗生素,它能有选择地将单价阳离子顺浓度通过膜,如H+、NH4+、K+、Na+等,最终使膜内外部分单价阳离子浓度趋于平衡。据此推测这类抗生素的杀菌机理是 。
(4)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
的 (内部、外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
① ;② 。
(5)主动运输(图中编号为 )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 而为运输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25分)
Ⅰ.(6分)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 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在下列方框中分别填写其名称并用箭头表示出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
![]() |
(2)人体内的细胞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只有维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
Ⅱ.(11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③]的名称是_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结构③内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 。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Ⅲ.(8分)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1蛋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注: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图中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A和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可以看出所用的运载体B是__________。
(3).请画出LTP1基因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LTP1基因和B所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黏合?__________。假设能的话,还必须需要的一种工具酶
_________ _____。
(4).如何检测LTP1基因在啤酒酵母菌中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
Ⅳ.(4分)填写概念图: 物种形成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 ▲ 、 ▲ 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 。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 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 ▲ 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 。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 ▲ 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 ▲ 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 ▲ 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 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 、 ▲ 、 ▲ 。
2)A、C酶分别由 ▲ 和 ▲ 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6年上海卷单科生物高考(答案) 题型:简答题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 ▲ 、 ▲ 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 。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 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3)切割完成后,采用 ▲ 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 。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 ▲ 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 ▲ 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 ▲ 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 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 、 ▲ 、 ▲ 。
2)A、C酶分别由 ▲ 和 ▲ 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