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吸水纸吸干,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若不经染色处理,则测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上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____个。若平均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个数为____。
(4)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至少填两项)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增加、减少、保持不变)。
【答案】第五步中应为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盖玻片 偏大 8 3.2×109 温度、pH、培养液浓度 减少 增加
【解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1)根据实验过程分析,该实验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第五步中应为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2)②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该先将盖玻片放在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③若不经染色处理,活菌和死菌都会被计数,因此测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3)根据计数的原则分析,图中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5+1+2=8个;根据题意分析,该血球计数板有16×25=400个小格,因此共有酵母菌8×400=3200个酵母菌,则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个数=3200÷0.1÷10-3×100= 3.2×109。
(4)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数量将更快的达到K值;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增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B. 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
(1)激素甲的生理作用是 .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 .
(2)据图分析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 .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较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 和 .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 ,从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_,培养的细胞在贴壁生长至铺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________,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______________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____________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
(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______________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描述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能大量储存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2+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经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会使气孔关闭。某同学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NaCl溶液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NaCl溶液处理后,丙组植株光合速率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限制了光合速率
B. 用NaCl溶液处理乙植株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下降,[H]含量上升
C. 若在A点适当提高甲组植株的光照强度,其光合速率会增大
D. 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乙组植株的光饱和点将逐渐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液构成内环境,占体液的2/3
B. 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K+
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接近37℃,一日内变化一般不超过1℃
D.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
C. 图2中d点绿色植物每年的净光合产量大于0
D. 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一中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做了一系列实验: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________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能看到被明显染色的染色体。
(2)取小麦的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其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
(3)用白炽灯给小麦植株提供光源使其正常生长,若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等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段时间后观察U型管两侧高度变化。
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T2温度下。为确定T2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