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曲线表示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数量关系(横坐标表示呼吸强度,纵坐标表示离子吸收量),其中正确的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下列曲线表示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数量关系(横坐标表示呼吸强度,纵坐标表示离子吸收量),其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三11月月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9分)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核糖核酸     B.脂肪    C.ATP      D.核糖体

(2)若该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2分)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         (填“左称”.“右移”或“不变”)。

(3)在曲线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                          

                                               。(2分)

(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点        ,b点        ,d点         (填“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或“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河南省2010年高考压轴卷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2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马铃薯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         移动,Y点将向

          移动。

(3)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四组,第一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另三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

0.54

0.43

0.27

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4)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一的原理是                                                        ;当实验一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为什么?                                                

 ②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另一种是能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则实验二的目的是                          ;若实验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③实验一和实验二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                                                             

修正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                  

(3)图中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对于B、C两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C点时,植物既进行有又进行无氧呼吸

    ②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拟制

    ③B点时,无氧呼吸最弱

    ④B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5)写出A点时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