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_____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_____________。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抗体

组别

未标记抗体

荧光标记抗体

实验组

i________

ii________

对照组1

iii________

iv________

对照组2

同ii

同ii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_______。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提供两种思路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选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用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精编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北京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无机盐
 

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易化)扩散
 

D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分裂间期
 

染色单体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有两层,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C.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D.真核细胞中的mRNA均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排卵是指(  )
A.卵泡从卵巢中排出B.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C.卵子从卵巢中排出D.卵子从输卵管中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总糖含量变化是下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上升.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下降,其原因是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d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d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b
a: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b: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紫色依次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