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指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
B. | 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C.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③物种形成 | |
D. | 生殖隔离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图示中,①②表示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③表示新物种形成.
解答 解:A、①指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导致③物种形成,C错误;
D、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中的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的解题的关键,解析时把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形成概念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便于理解与应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1个 | B. | 50个 | C. | 49个 | D. | 2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细胞中独立存在,不相融合,不会消失 | |
B.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
C. |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 |
D.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固定的,使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 |
B. |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主要为养料和氧气 | |
C. | 人的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血红蛋白等 | |
D. |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 | |
B. | 最先采用植物杂交实验的方法 | |
C. | 从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入手 | |
D. | 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