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指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③物种形成
D.生殖隔离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图示中,①②表示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③表示新物种形成.

解答 解:A、①指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导致③物种形成,C错误;
D、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中的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的解题的关键,解析时把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形成概念间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便于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酒后严禁驾车,原因是酒精会麻痹神经中枢中的小脑,使人体失去平衡,反应灵敏度降低.神经细胞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所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2)如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有效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C.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还能传导兴奋,它的一些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4)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以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①葡萄糖感受器接受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后,所产生的兴奋通过下丘脑及有关神经传到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时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受体接受到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反馈调节.
③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④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着抗体1、抗体2等异常抗体,这些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抗体1、抗体2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⑤由图可知,仅仅由于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该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胰岛素是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30个氨基酸,共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  )
A.51个B.50个C.49个D.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白色子叶
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
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
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6粒0
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297粒101粒
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紫色.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的种子基因型为Aa,能够稳定遗传的所占比例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解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细胞中独立存在,不相融合,不会消失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固定的,使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主要为养料和氧气
C.人的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血红蛋白等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研究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
A.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
B.最先采用植物杂交实验的方法
C.从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入手
D.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
A.水、ATPB.丙酮酸、[H]和ATPC.水、[H]和ATPD.二氧化碳、[H]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