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 |
B. | 甲、乙、丙中“A”代表的物质均相同 | |
C. |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 |
D. | 在小鼠的口腔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中一条链为DNA链,另一条链为RNA链,可表示转录或逆转录过程;乙为ATP结构简式;丙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丁为二糖的分子式,可能是乳糖、蔗糖或麦芽糖.
解答 解: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A正确;
B、甲中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乙中A为腺苷,丙中“A”代表腺嘌呤碱基,B错误;
C、丙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物质的单糖可能是脱氧核糖,也可能是核糖,C错误;
D、丁为二糖,而动物细胞中的二糖只有乳糖,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转录、ATP的化学组成,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二糖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③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3m-2n)/2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的A代表腺苷,方框内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
B. |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 |
C. | 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
D. |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
B. | 由配子直接发育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 |
C. |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 |
D. | 二倍体生物中的一个染色体组携有控制该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
B. | 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C. | 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 |
D. | 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水解,有利于甲基绿与氨基酸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斐林试剂检测蛋白质,水浴加热后可见砖红色沉淀 | |
B.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 |
C. |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装片标本的一般程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
D. |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叶片加水研磨可得到理想的提取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 | |
B. |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 |
C. |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 |
D. | 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