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在改变操作方法后也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 | 花生油的鉴定不宜用苏丹III染液 | |
C. | 鉴定蛋白质时,可用双缩脲 | |
D. | 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等量的B液均匀 |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除了使用方法上的区别外,还有组成物质浓度上的区别,A错误;
B、花生油本为黄色,苏丹III染液只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不适用,最好换苏丹IV染液,B正确;
C、蛋白质鉴定应用双缩脲试剂而不是双缩脲溶液,双缩脲是由两分子的尿素分子共热聚合释放一份子氨后的生成物,C错误;
D、双缩脲试剂要先加A液1 mL到含样品的试管中,摇匀,制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4滴到含样品的试管中,摇匀,B液硫酸铜溶液有蓝色,不能等量加入,否则蓝色太深会干扰紫色的观察,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
B. | 某些蛋白质分子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 |
C. | 有的酶从食物中获得,有的酶在体内转化而来 | |
D. | 合成性激素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α-淀粉酶mRNA通过 (结构)运输到细胞质。a、b表示mRNA两端,其上常结合多个细胞器丙,意义是 。
(2)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③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结合图形,赤霉素打破种子体眠的机制为: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号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失活,从而 (用促进或抑制作答) GA-MYB基因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
B. | 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和线粒体 | |
C. | 其细胞质基质既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也能释放CO2 | |
D. | 若想得到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应在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除去结构细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 | |
B. | 杂种F1和杂种F2均是一个新的物种 | |
C. | 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 |
D. | 图中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实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菌的细胞中存在一条线性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 | |
B. | 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
C. | 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 | |
D. | 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