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甲图为某髙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Ⅱ中有4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a(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中细胞Ⅰ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Ⅱ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乙图中,1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1:1;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所以abc分别表示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丙图中,AB表示间期,BC表示前期和中期,CD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DE表示末期.

解答 解:(1)甲图中,细胞Ⅰ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Ⅱ中有4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a,2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所以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如果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则会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故答案为:
(1)后   4
(2)a;Ⅱ
(3)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   前期和中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柱形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柱形代表的时期和各细胞所处时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都发生在ac时期

B.在ac时期细胞发生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C.de时期表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

D.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每个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神经胶质细胞(NGC)在神经系统中数量巨大,具有支持、营养神经细胞等基本功能.有研究表明,乙醇能提高NGC 凋亡率,故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乙醇中毒.葛根素是解酒药物里的一种重要成分,请设计实验以NGC凋亡率为指标研究葛根素是否能对抗乙醇诱导的NGC凋亡.
材料用具:NGC悬液,培养液,适宜浓度乙醇,适宜浓度葛根素制剂,培养瓶若干,细胞计数仪.
(不考虑溶液加入对体积影响;细胞计数仪仅可直接对细胞进行计数,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一)请补充下列实验思路:
①取9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NGC悬液和培养液,分为A、B、C三组.

(二)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开始后某一天的实验结果(以正常培养液培养的NGC数量为对照计算凋亡率)
(三)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记录表
NGC细胞数平均值凋亡率
A组
B组
C组
(三)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C组NGC凋亡率比B组高,则说明葛根素可促进乙醇诱导NGC的凋亡;
若C组NGC凋亡率与B组无差异,则说明葛根素对乙醇诱导的NGC凋亡无影响;
若C组NGC凋亡率比B组低,则说明葛根素可对抗乙醇诱导的NGC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
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B.人类的47条染色体和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C.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D.某胚胎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形成21三体综合征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一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结构①为高尔基体,该结构在此细胞中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该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吞噬细胞中含大量的溶酶体,图中所体现的溶酶体的功能是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去路有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排出细胞外.
(3)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共同点有能运输生物大分子;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等位基因分离B.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目前发现的病毒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如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RS的全称是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能直接进行翻译.
MERS病毒属于上述乙(甲、乙、丙)种类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实验室研究MERS病毒时不能(能/不能)用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来培养,理由是ME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繁殖.
(2)图中需要逆转录酶的过程有6(写数字).
(3)赫尔希和蔡司实验使用的T2噬菌体属于上述中甲(甲、乙、丙)种类型的病毒,在实验过程中对遗传物质进行标记使用的元素是P,1个噬菌体产生的多个子代中有2个具有放射性,这是因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A.核糖和核酸B.淀粉和糖原 C.蔗糖和抗体 D.脂肪和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

C.用 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菌株

D.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