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⑤⑦是异化作用的过程,⑥⑧是同化作用的过程
B.疏松土壤可促进④过程,抑制②过程
C.完成①过程的生物均为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
D.③过程是脱氨基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患者占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B.在患病的母亲样本中约有 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病
D.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多选).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E.接种环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下表是两种培养基的配方,“+”表示有,“﹣”表示无.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3)据表判断,培养基甲能否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回答并说明理由。;培养基乙能否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回答并说明理由 .
(4)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图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和B,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Ug﹣1protein)的结果如图2,推测菌株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场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则(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放牧时该草场的净生产量
B.该草场放牧量超过c时,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漠化
C.该草场控制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a点对应的放牧量
D.不放牧是对草场的最好保护,使牧草能更好的生长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速度快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肽键数目减少4个
B. 氢原子数目增加6个
C. 氧原子数目增加4个
D.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
C.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D.图2表示基因是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