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结构层次,不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序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
C.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链→RNA
D.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

解答 解:A、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生物圈是生命系统最大的结构层次,故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A正确;
B、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是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B正确;
C、核糖核苷酸构成RNA的基本单位,它是由核糖、磷酸和碱基构成的,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链→RNA,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它们均是由葡萄糖构成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美国生物化学家萨瑟兰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说解释含氮激素作用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图中第二信使cAMP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缩合而成的,其中的“A”指的是腺苷.
(2)图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是下丘脑细胞,若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则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促肾上腺激素释放 激素(答出一种即可);若靶器官不是内分泌腺,则靶器官最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3)如图中第一信使是生长激素,则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垂体.
(4)动物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最主要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使用一定方法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图二为内膜与F0-F1颗粒物局部结构图.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abdef(填选项前的字母).
a.脱氧核糖核酸  b.丙酮酸  c.葡萄糖  d.胸腺嘧啶  e.核苷酸  f.RNA聚合酶
(2)研究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其反应式为[H]+O2$\stackrel{酶}{→}$H2O+能量.
(3)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有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F0-F1 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F0 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1mg/L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氧气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充分.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蔗糖的磷酸缓冲液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与对照组切段相比,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C(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多次重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最能体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的是(  )
A.C、H、O、N这四种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别很大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上升D.豹种群的抗疾病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体内某一内分泌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
A.血糖浓度不变B.细胞吸收葡萄糖变慢
C.肝糖原水解加快D.血糖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
B.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
C.种子成熟期间这两种物质的变化与种子萌发时相反
D.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析以下实例,正确的是(  )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选项种内互助种内
斗争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A-
B①③--
C-
D①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