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C

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有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开始时增长加快,当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后(K值),①正确;在K值时,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为零,②错误,③正确;当种群密度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拐点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左右
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也会有所改变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B端,不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个正常人从10℃的环境进入一室温40℃的环境中,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m2)。请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
种群1
种群2
种群3
种群4
种群5
种群6
种群7
种群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20
10
3
2
0
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
D.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安全性的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不安全。这种玉米的果实(种子)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B.不安全。该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无影响
D.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