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髙尔基体 | B. | 内质网 | C. | 核糖体 | D. | 溶酶体 |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 分布 | 形态结构 | 功 能 |
线粒体 | 动植物细胞 | 双层膜结构 |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
叶绿体 | 植物叶肉细胞 | 双层膜结构 |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
内质网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
高尔 基体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
核糖体 | 动植物细胞 |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
溶酶体 | 动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
液泡 | 成熟植物细胞 |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中心体 |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解答 解:A、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即高尔基体承担着真核细胞物质运输的任务,能将蛋白质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A正确;
B、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错误;
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核被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被膜
B.核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核被膜是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外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
D.核被膜上有核孔,所有的物质都只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形成RNA产物属于基因表达 | |
B. | 一条mRNA可以指导合成多条不同的多肽链 | |
C. | DNA分子中,碱基的配对方式遵循卡伽夫法则 | |
D. | 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甘油、水、脂肪酸和苯的运输动力是细胞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差 | |
B.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动力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动力不相同 | |
C. | 人们常用食盐腌制猪肉防腐,食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猪肉细胞的 | |
D. | 分泌蛋白如胰蛋白酶是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的,该过程穿过0层膜,而且需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成分 | 蛋白胨 | 葡萄糖 | K2HPO4 | 伊红 | 美篮 | 蒸馏水 |
含量 | 10g | 10g | 2g | 0.4g | 0.065g | 1000mL |
A. | 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 |
B. | 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是葡萄糖和蛋白胨,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 |
C. | 无机盐和水都不是营养物质 | |
D. | 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 |
B. | 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 |
C. |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 |
D. | 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①④ | C. | ③①④② | D. | ①④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前者大约占全部水分的4.5% | |
B. |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 |
C. | 细胞中的无机盐都能够调节酸碱平衡 | |
D. | 自由水和无机盐都具有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