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人数
性别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27925064465
女性2811624701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
(2)如图为甲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基因).其中甲病与表现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表现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

①Ⅲ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②如果Ⅳ13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frac{1}{8}$,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frac{1}{2}$.若该男孩经检查发现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此种性染色体组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③如果Ⅳ13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0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分析 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患甲病的男性有279+6=285,患甲病的女性有281+2=283,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基本相同,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没有关系,甲病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患乙病的男性有250+6=256,患乙病的女性有16+2=18,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双亲患甲病,而女儿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3不携带乙病基因,7号患乙病,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①12号患乙病,所以8号为携带者,因此,Ⅲ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②由于10号只患甲病且其母亲正常,所以10号的基因型是AaXBY.10号与11号结婚后代的男孩中,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2}$,患乙病的概率为$\frac{1}{2}×\frac{1}{2}$=$\frac{1}{4}$.因此,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frac{1}{2}×\frac{1}{4}$=$\frac{1}{8}$.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frac{1}{2}×\frac{3}{4}$+$\frac{1}{2}×\frac{1}{4}$=$\frac{1}{2}$.若该男孩经检查发现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此种性染色体组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③10号的基因型为AaXBY,11号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其后代女孩中无乙病患者,因此可推测此病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①aaXBXB或aaXBXb 
②$\frac{1}{8}$    $\frac{1}{2}$
③基因突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遗传系谱图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

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 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为某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时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图.设某动物细胞中DNA含量为2N,请回答:

(1)A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4~5(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下同).
(2)B是卵细胞或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5~7.
(3)C是初级卵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区段是3~4,C细胞最终能形成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4)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DNA复制;3~4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4~5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分裂;7~8时期发生了受精作用,使其DNA含量由N变成了2N.
(5)图中的a、b、c、d、e处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该细胞具有双层的核膜.
(2)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为ATP$\stackrel{酶}{→}$ADP+Pi+能量.
(3)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细胞之间的识别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减少.
(4)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性能的效果更显著.
(5)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蛋白质的基因碱基排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各种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水稻的培养液,镁离子和钙离子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这是由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Mg2+和Ca2+的相对速率,导致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Mg2+和Ca2+浓度升高.
(2)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变化都不同,说明番茄细胞膜对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与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近期韩国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是由MERS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与SARS均属于冠状病毒的不同亚群,下列关于MERS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B.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
C.与人体细胞中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D.与SARS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观察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是:DNA+甲基绿呈绿色,RNA+吡罗红呈红色.
(2)检测还原糖的原理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材料: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材料.
(3)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