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两种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 |
B. |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
C. | 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的实验 | |
D.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
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以研究生物相应的生理过程.一般常用的放射性元素有:15N、3H、35S、32P、14C、18O等,在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目的来选择好被标记的元素.
解答 解:A、两种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中,把伞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移植,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并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A错误;
B、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强度的光照做相互对照得出结论的,并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B错误;
C、用3H标记的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正确;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二氧化碳的多少是因变量,实验中的温度、培养液的体积等等是无关变量,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实验研究的方法与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意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 | |
B. | 青蛙发育过程中细胞坏死使得尾部消失 | |
C. | 细胞的癌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 |
D. | 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细胞分化不可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 |
B. |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 |
C. | 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 |
D. | 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 |
B. |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 |
C. | 使不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 |
D. | 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发育成侧枝的速度会因生长素浓度降低而变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 B. | 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
C. | 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 | D. | 氧气消耗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北京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