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B.CO2既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又参与了体液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大小有关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 解: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的相对稳定,A错误;
B、CO2是内环境的成分,其既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又参与了体液调节,B正确;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与溶质微粒的大小无关,C错误;
D、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意义及调节机制;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及相关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二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研究小组拟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属于单倍体
B.诱导甲、乙植物的细胞融合可以用PEG
C.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
D.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
(2)步骤X表示接种.在此之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5.8×107
(3)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若不倒置培养,可能导致无法形成单个菌落.
(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1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解决不同生物之间的(  )问题.
A.亲缘关系远B.生殖隔离C.地理隔离D.组织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例中,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有关的是(  )
A.水稻白天对K+和对Ca2+的吸收有差异
B.番茄白天和夜晚对Ca2+的吸收量有差异
C.小麦白天和夜晚的吸水量有差异
D.甘蔗吸收PO34-的量于水稻吸收PO34-的量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是目前基因工程的唯一载体
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连接磷酸二酯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离子不能通过纯粹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顺着浓度梯度通过人工膜。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胞吞、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同时,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加.
(4)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稀释平板涂布法)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B.
①溶解 ②调pH值 ③定容 ④包扎 ⑤培养基的分装 ⑥称量 ⑦灭菌
A.①②⑥⑤⑦③④B.⑥①③②⑤④⑦
C.⑥①②⑤④⑦③D.①②⑤④⑥⑦③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