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表示一个种群施用杀虫剂后的变化情况,其中抗A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m控制的,抗B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n控制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该种群个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时也说明了生物的变异是多向的.
(2)使用杀虫剂A后,该种群中m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增加,杀虫剂B的使用对n具有明显的定向选择作用.
(3)在生产实践中,要保持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应该怎样使用杀虫剂?交替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
(4)以上事实说明: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突变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1中不同形状表示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表示该种群个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时也说明了生物的变异是多向的.
(2)图中看出,抗A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m控制的,因此使用杀虫剂A后,该种群中m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增加;抗B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n控制的,因此杀虫剂B的使用对n具有明显的定向选择作用.
(3)在生产实践中,仅用杀虫剂A,m性状害虫越来越多;仅用杀虫剂B,n性状害虫越来越多,因此要保持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应交替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
(4)以上事实说明: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突变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个体差异 变异是多向的
(2)m n
(3)交替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
(4)取决于环境条件 原材料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够结合图解和题干信息分析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关科学实验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A.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需要将斐林试剂混合后注入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一个活细胞培养成一株植株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用水浴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
D.分离土壤中的固氮菌可以利用自来水制备土壤浸出液,然后用划线法接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产生了定向变异
B.载体上抗性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表达进行检测
C.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必须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剪切目的基因和质粒
D.基因治疗就是去除生物体细胞中有缺陷的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体
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
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丙处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B.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不设计空白对照也能说明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B.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
C.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遗传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B.某个家系中只有一个人患病,该病不可能是遗传病
C.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舒张,汗液分泌会增加,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增加.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