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面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B.乳酸菌细胞内的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为2、4、4
C.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D.DNA和RNA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而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组成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前者所含的碱基为A、T、C、G,后者所含的碱基为A、U、C、G。RNA病毒中只有R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
A、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A错误;
B、乳酸菌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RNA2种,核苷酸8种,碱基的种类5种,B错误;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有4种碱基、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
D、DNA和RNA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研究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人类对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日趋详尽,对细胞功能的研究日趋深入,并逐步进入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可以使我们更直观地看到细胞内部结构,极大丰富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蓝藻细胞中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
C.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
D.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时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
A.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载体、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跨膜运输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B.主动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呈正相关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
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C.生物个体发育成熟之后细胞分化就会停止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洋葱为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磨洋葱时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壁,有利于细胞破裂
B.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除去析出物
C.向含DNA的滤液中加入嫩肉粉有利于去除蛋白质,获得较纯净DNA
D.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成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往往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可能形成树林
C.新的优势物种的兴起往往会造成原优势物种的消亡
D.冰川泥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而弃耕农田上为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