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B.细胞中mRNA上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
C.细胞中的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D.核糖体在该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中.

解答 解:A、图中左侧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为转录过程;右侧mRNA与核糖体结合,合成多肽链,为翻译过程,A正确;
B、细胞中mRNA上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其中61种能决定氨基酸,还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正确;
C、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中,而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C错误;
D、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以判断,核糖体在该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基因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组别光合作用速率
(μmolCO2•m2•s4
气孔导度
(mmol•m2•s4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4
叶绿素相对
含量
25℃有菌根
  无菌根
8.8
6.5
62
62
50
120
39
33
15℃有菌根
   无菌根
6.4
3.8
58
42
78
157
31
28
5℃有菌根
  无菌根
4.0
1.4
44
17
80
242
26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2)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
(3)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叶绿体相对含量高,利于吸收光能,促进了光反应;②气孔导度大,CO2供给充分,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5℃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如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优质牧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株普通栽培稻都含有其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
D.普通野生稻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B.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H多
C.ATP的合成过程需要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i等原料
D.少数核糖核酸可降低某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图1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

(1)寒冷的冬天,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A、C、D有关(填相关字母).
(2)图中信息分子A是以化学信号(递质)形式传递的,信息分子A调节途径的基本方式与信息分子B的调节方式相比,在作用范围上显著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准确、较局限.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下丘脑的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信息分子B的量增加,使尿量减少.
(4)图中信息分子E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图中所示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2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从某人体内的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RNA都不相同B.酶不都相同C.核基因不都相同D.蛋白质不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甲、乙、丙三个种群的种群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动物种群密度主要受到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的影响.
(3)若甲、乙、丙都是植物种群,则最适应当前环境的种群是甲;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与我国本世纪中叶后,人口状况趋势相似的种群是丙;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三个动物种群,甲为初级消费者,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有竞争、捕食.
(4)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多少.
(5)人为因素导致了某些大型肉食动物(如虎)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虎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丧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很快就会被灭活,有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激素只运输给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C.长时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体积会增大
D.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内释放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三高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