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化学结构稳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具有杀虫谱广、药效强劲持久、生产简单、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到1945年随着它的使用面积增大,蚊、蝇、虱等明显减少,有效防止了整个欧洲斑疹、伤寒病的流行,并控制了疟疾和脑炎病的传播。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出DDT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科学家对DDT的争议开始增加,随后的三四十年许多科学家开始关注DDT对人类和动物的不利影响。截止到2005年5月已有151个国家或组织签署了禁用DDT公约,其中有98个国家或组织已正式批准该公约。
(1)据调查,疟疾的主要传播者是按蚊,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人体而寄生在人体内,引发疟疾。非洲湿热的环境十分利于按蚊的生存。
①在自然状况下,直接影响按蚊种群密度的特征是________。
②1996年南非等一些非洲国家尝试用环境危害较低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取代DDT,但随后爆发了几次疟疾流行。2000年南非重新开始使用DDT。根据图显示的数据分析,在DDT重新使用前后,非洲疟疾流行的特点是_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2)由于DDT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毒性,而且历史用量多达200万吨以上,虽然禁用已有40多年,仍然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
①表中所示结果显示,DDT可以沿________累积,此现象称为_______。
②根据表中各类生物体内DDT聚集量推测,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网)最可能的是_______。
③鲫鱼、乌鳢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该生态系统除表中所示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④物质循环是在________之间进行。自DDT使用至今,地球各处几乎都发现有DDT的累积,这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性相关。
(3)目前在DDT的使用问题上,一方面环境学家要求全面禁用DDT,而另一方面疾病控制学家则主张使用DDT。请你根据上述资料,提出关于如何使用DDT的观点及可采取的防控措施____________。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 使用前疟疾流行广泛,使用后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抑制 DDT的重新使用可以有效杀死按蚊,减少了疟疾的传播,有效的控制了流行 食物链 生物放大(生物富集) c 消费者 将(动植物遗体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全球性 禁用DDT,可以研发替代DDT的灭蚊药物,并能够在环境中自己降解
【解析】
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富集的DDT越多,根据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DDT污染的状况调查表格,浮游水蚤和鲫鱼体内的DDT含量大致相同,据此推测存在的食物链有:浮游及沉水植物→浮游水蚤,浮游及沉水植物→鲫鱼→乌鳢;食物链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而且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1)①在自然状况下,直接影响按蚊种群密度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根据表格显示,1996年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取代DDT后患疟疾疾病数和死亡数都上升,2000年使用DDT后两者数据都下降,据此可知,在DDT重新使用前后,非洲疟疾流行的特点是使用前疟疾流行广泛,使用后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抑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DDT的重新使用可以有效杀死按蚊,减少了疟疾的传播,有效的控制了疟疾的流行。根据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DDT污染的状况调查表格,推测存在的食物链有:浮游及沉水植物→浮游水蚤,浮游及沉水植物→鲫鱼→乌鳢。
(2)①表中所示结果显示,DDT可以沿食物链累积,此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②根据表中各类生物体内DDT聚集量推测,存在的食物链有:浮游及沉水植物→浮游水蚤,浮游及沉水植物→鲫鱼→乌鳢,c正确。
③鲫鱼、乌鳢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除表中所示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④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自DDT使用至今,地球各处几乎都发现有DDT的累积,这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相关。
(3)考虑到两种主张之间的差异,可以考虑禁用DDT,研发替代DDT的对环境友好的灭蚊药物。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右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 阶段。
(2)从图甲可见,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用速率不再增加,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填环境因素)的影响,此时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阶段受限制。
(3)图乙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图甲B时植物生长的最适_______________,出现 CD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C. 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D. 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相对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
(3)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曲线是________。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生长素在X、Y两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生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且x浓度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y浓度的生长素,又已知x浓度不是最适浓度。假设最适浓度为z,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可能性有( )
A.2种B.3种C.4种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Ⅰ: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①是________________,④除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通常还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____________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的;刺激B处时,该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结构乙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人不但能够憋尿,还能在没有尿意的时候排尿,但是当人因受伤丧失意识后就会像婴儿一样尿床。该现象说明大脑皮层与脊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__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____ ,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