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工诱变实现了基因的定向变异 | |
B. | 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 |
C. | “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 |
D.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人工诱变原理为基因突变,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受农药处理后经农药的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能生存下来,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B正确;
C、“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对细菌起选择作用,C错误;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 |
B. |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 |
C. | 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 |
D.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R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加速着丝点的断裂 | |
B. | 低温处理后,根尖中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64条染色体 | |
C. | 解离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 | |
D. | 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 | B. | 肾上腺素 | C. | 性激素 | D. | 胰高血糖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