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2•滨州一模)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下图表示位于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请回答:

(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2)图中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
(3)过程②除了需要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转运RNA、氨基酸和能量(至少写出2项).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
(4)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分子量变小,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发生变化(功能蛋白A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上碱基发生变化),使相应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
(5)图中的生物效应指的是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有(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的相等
②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需要消耗ATP,但此过程与载体无关
③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④ATP可以水解为一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⑤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4和4
⑥光反应过程中,[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⑦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蛋白质工程可通过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
C.利用核移植技术可以培育试管婴儿
D.PCR技术需要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打开DNA双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潍坊一模)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B.消化酶的合成

C.受精作用

D.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C.单细胞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即是细胞的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鼠害情况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田鼠种群数量.
(2)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见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环境条件除了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外还必须满足无天敌.
(3)在农田中,田鼠可被鼬捕食,它们之间通过气味识别,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中所含全部能量折合成葡萄糖质量为Akg,农作物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质量为Bkg,1kg葡萄糖储存CkJ能量,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大于(大于、等于、小于)(A+B)CkJ.通常采取锄草、治虫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大限度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快、多为单细胞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D.性状稳定,变异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枇杷是绵阳地区重要的水果品种,果农在生产中发现了一株甜度更高的变异植株,研究者以此作为研究材料进行扩大培育并用得到的产品进行发酵产酒.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帮助果农迅速扩大生产,其所依据的原理是离体的组织细胞中含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研究者在选择外植体时,优先选择的是幼嫩的芽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的原因是幼嫩组织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容易得到愈伤组织,在对外植体进行接种前需要用70%的酒精和氯化汞对其进行消毒.
(2)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MS培养基中会添加一定的蔗糖,主要目的是为离体组织提供能源物质,但是蔗糖量添加量不能太多的原因是蔗糖浓度太高容易导致细胞不能吸水甚至失水.在培养过程中未添加的植物激素,外植体也能够发育成幼苗,但是发育较慢,这是因为外植体自身能够产生少量植物激素.
(3)研究者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发酵产酒.
①为了去掉枇杷果皮上的细毛,对枇杷进行了彻底的清洗,所以在进行发酵时需要向发酵瓶中接种酵母菌.
②若用甲装置进行发酵,则相同质量的普通品种与变异品种枇杷在发酵过程中,首先应该揭盖放气的是装有变异品种枇杷的发酵瓶,主要原因是变异品种枇杷甜度高,含糖量多,发酵比较快,产生CO2比较多.
③若采用乙图发酵装置进行发酵,其中的排气管长而弯曲的优点是自动排气的同时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