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B.④⑤C.②⑥D.⑤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该过程发生在______中。
(2)图中②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3)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_________。
(4)a 表示_______分子,它的作用是______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_____性状,图中父本表现为_____茎。
(2)孟德尔发现F1豌豆均为高茎,自交后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这种在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
(3)孟德尔用F1豌豆和_____豌豆杂交,证明了F1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进人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下图是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农业就是利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及物质多级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该生产模式的突出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使用,减少碳排放,大范围推广该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人类面临的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等环境问题。
(3)该生态系统的多个环节都可以为人类提供相应产品,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后来,由于受工厂废水影响,造成该生态系统水体环境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如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非性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B. 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C. 生物体内甲、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同
D. 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 α-淀粉酶 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 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2 )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
(3 )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 一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