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激素是生长素.判断的依据是去掉项芽,侧芽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
(2)激素甲、乙发挥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信息交流.
(3)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要控制甲、乙的含量来控制组织分化的方向,从根本上来说植物的有序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分析 1、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据图可知,去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所以图中去顶芽后浓度下降的激素是生长素,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萌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萌动.
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分析实验: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把实验组中的加入不同浓度生长素这个自变量改为不加生长素的培养液,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解答 解:(1)据图可知,去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所以图中去顶芽后浓度下降的激素是生长素;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萌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生长萌动.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与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把实验组中的“加入生长素”这个自变量改为“不加生长素”的培养液,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故答案为:
(1)生长素 去掉项芽,侧芽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
(2)信息交流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相关实验、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分化的实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
B.该突变基因可能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
C.水稻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数有利
D.该突变基因所表达出的蛋白质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研究细胞器的结构和种类,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以下是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末期,①的活动会增强,其间会生成水
B.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
C.③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场所
D.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据报道,科学家设想:诱导AIDS患者的血红细胞产生CD4蛋白质(能被HIV特异性的识别),并将这种红细胞注射到艾滋病患者体内,以吸引大量的HIV,由于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最终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蚊子叮咬、与患者共同进餐是传播HIV的重要途径
B.HIV的遗传物质是DNA,能整合到人体细胞核DNA中
C.HIV能攻击人体的B细胞,是因为B细胞表面有CD4蛋白
D.红细胞内不能合成蛋白质,导致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萨姆纳通过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得到脲酶的结晶证明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构成下丘脑的细胞具有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联系起来.
(2)若图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③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体内缺碘时,④⑥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增加和减少.
(3)吃的食物过咸,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内环境(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加,最终导致尿量减少,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
(4)若图中内分泌腺为胰岛,则其分泌的激素⑥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糖蛋白)结合,才能调节血糖浓度下降.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上述物质,则可能导致细胞减缓(停止)摄取血糖,继而血糖水平过高.
(5)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时,在下丘脑的作用下,肌肉和肝脏产热量会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当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体温上升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皮肤,促使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6)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过程都具有反馈调节机制,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重组DNA分子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不能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甲表示血浆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如图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实验1组计数细胞个数46211
实验2组计数细胞个数42413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880471855
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
B.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17.6小时
C.若这些细胞中的DNA已用15N标记,将其放入只含14N培养液中培养,则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15N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50%
D.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