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二倍体被子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体内某些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可达到(  )
A、8条B、12条
C、16条D、24条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二倍体被子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因此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体内某些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可达到16条.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其次能根据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判断该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植物体经8小时光照,测得有300mg的氧产生.请推断8小时内植物体积累葡萄糖的量(  )
A、281.3mg
B、271.3mg
C、153.7mg
D、280.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食蚊鱼的池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疾病也随之而来.CuSO4能够杀死某些病原体,某养殖户用0.9mg/L CuSO4防治食蚊鱼疾病.为研究其安全性,有人做了如下急性毒性试验.
材料用具:大型鱼缸、中型玻璃容器若干,捞鱼软网,大小相似的食蚊鱼若干,CuSO4等.
试验步骤:(1)制备清洁水:取自来水,用活性炭过滤后,再放置3天.
(2)驯养食蚊鱼:将食蚊鱼放在大型鱼缸中驯养一周,以适应环境.取健康鱼作为试验用鱼.
(3)预备试验:以一定浓度间隔,求得最低100%致死浓度为8.0mg/L,最高存活浓度
为2.0mg/L,两者之间的半致死浓度为5.0mg/L.
(4)毒性试验:①取等量5.0mg/L左右的5种CuSO4溶液和
 
各加入不同编号的容器中,各组设3个重复.
 

 

试验结果:(1)试验结果如下表.请将结果转换为折线图.
浓度
/mg?L-1
试验鱼
/尾
鱼死亡数/尾
0min 5min 10min 15min 30min 45min
3.0 10 0 0 0 1 2 3
4.0 10 0 0 1 2 4 4
5.0 10 0 0 2 4 5 5
6.0 10 0 1 3 5 5 6
7.0 10 0 2 4 6 7 8
  0 10 0 0 0 0 0 0
(2)经有关计算,0.84mg/L的CuSO4既能杀死鱼的病原体,又不危害鱼的健康.
(3)结果与讨论:
 

 

试验拓展:有人建议该养殖户将抗生素利福平与CuSO4配合使用来防治鱼病.
(1)利福平能防治鱼病的原因是抑制了病原体真细菌遗传信息的
 
过程.
(2)如果你是该养殖户,你会采纳这一建议吗?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各种变异都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②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③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④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突变更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A、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B、5,4
C、4,5D、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
A、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B、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丛芽,①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③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D、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胚胎),③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胚胎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在下列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条件记录于下表中.
实验 CO2浓度(%) 温度(℃)
1 0.10 30
2 0.10 20
3 0.03 30
4 0.03 20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光照强度下实验1、3中植物光合速率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不同
B、实验2中植物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C、实验3中植物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D、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多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
 
.理由:
 

可能的条件②
 
.理由: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小时和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h
4h
12h

强光
1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min
10min
30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②由此进一步推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
 

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