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用甲图中字母回答)。

2)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其中的气味属于________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图乙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化学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解析】

分析题图: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表示光合作用;bc表示捕食关系;e表示分解作用;d表示呼吸作用。

分析乙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其中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表示鼠生长、发育和繁殖;C表示被分解者利用。

1)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a

2)气味属于化学信息;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作用。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4)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染色体变异类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发生染色体结构的缺失或重复

B.②中发生染色体易位

C.③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每组4条染色体

D.④细胞减数分裂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团队对蓝藻中的优势种四尾栅藻和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培养实验,他们将四尾栅藻和铜绿微囊藻在22℃、26℃、30℃下进行纯培养和共培养,结果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藻细胞数目时,进行取样前,需将培养液________,样液取出后应立即加入固定液。将样液稀释100倍,观察到的计数室中藻细胞分布见图1,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mL

2)根据图2结果,纯培养实验中,两种藻类的最大生物量都出现在26℃,说明__________22℃和30℃温度下两种藻类生物量的明显区别是________

3)根据共培养实验结果,当温度由22℃升至26℃时,成为优势种群的是________

4)若要统计该湖泊周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目测估计法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曲线。乙是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赫尔希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D.乙图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成分中不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研究小组测定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据图可知成熟的小麦种子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与小麦种子相比,在种植花生种子时,应该浅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还原性糖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___________,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61220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三只试管水浴加热50~65℃,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业,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请回答下列利用酵母菌开展实验的相关问题。

 乙

1)某同学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检测发酵液是否含有酒精,取样后滴加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位于_________(填细胞结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其进行计数分析。上图甲是某次样液稀释100倍后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密度是___/mL。若实验者未对取样顺序做好标记,可依据测定发酵液中_____来确定取样的先后顺序。

3)随着发酵的进行,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要筛选酒精耐受力高的酵母菌菌种。某小组将三种酵母菌分别接种在相同浓度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每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瓶子并________,然后称重发酵瓶。用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据图分析_____菌种酒精耐受力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菌进行了改造,得到如下三种菌株。菌株Ⅰ:能合成纤维素酶,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纤维素酶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纤维素酶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大量酒精时,选用菌株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 )

A. 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 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 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据图一、图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为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若番茄处于图中所示的环境条件下,其一昼夜中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二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①两条曲线的交点F代表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种植要合理密植。据图可知若农作物过度密植,则叶面积指数会________(不变、增大或减少),当叶面积指数大于7,影响光合作用不再增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呼吸强度则因密度大、叶片多而明显加强,导致有机物积累减少,影响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amp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 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 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