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用C、c和D、d表示两对同源染色体,如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组成为CcDd的精原细胞形成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CCD的精子,导致该精子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  )
A、同源染色体C、c没有分离
B、姐妹染色单体C、C没有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C、D没有分离
D、基因发生突变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正常情况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个染色体组成为CcDd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相同的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由于形成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CCD的精子,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相同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研究了图,该图表示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B、曲线2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1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D、曲线2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B、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变得比较缓慢
C、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B、肝糖原的化学本质是多糖,是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形成双核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
 
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4)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B、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饮食过咸,导致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D、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ADP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DP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
B、蓝藻细胞无线粒体,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C、细胞中ATP含量很多
D、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贮藏能量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是
 
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DNA连接酶作用的位点是两个互补DNA片段间的氢键
C、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D、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