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我国的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其中青、草、鲢、鳙为我国四大家鱼,而我国将四大家鱼混合放养能充分利用池塘资源,被世界列为生态养鱼的典范。之所以能将四大家鱼混合放养,是因为( )

A.群落中的生物具有水平结构

B.四大家鱼的食性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水层

C.四大家鱼之间为共生关系

D.养鱼的种类越多,产量越高

 

B

【解析】

试题分析:四大家鱼能混合放养且充分利用池塘资源,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食性不同,在水层中的垂直分布不同,故B正确。水层不同不是因为水平结构,故A错误。他们不是共生关系,故C错误。养鱼的种类越多,产量不会随着一直增加,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昌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检测技术不能应用于

A.侦查罪犯 B.预防遗传病

C.基因诊断遗传病 D.人工体外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核糖

B.脂肪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储能物质

C.蛋白质和核酸共同的化学元素是C、H、O、N

D.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北宜昌部分高中教学协作体春季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物质是单向流动 ,不循环的 ②物质是单向流动 ,可循环的 ③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④能量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⑤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⑥能量不是伴随物质而流动的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北宜昌部分高中教学协作体春季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北宜昌部分高中教学协作体春季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遗传物质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般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时,则( )

A.抗寒性强   B.抗旱性强

C.代谢活动弱  D.生命活动较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省协作体高考摸底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 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 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

(2)将小鼠生发层细胞染色体上的DNA用3H标记后(即第一代细胞)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代细胞进行分裂的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3)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2∕5,请推测其原因是 。

(4)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 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

第三步: 。

结果及结论:

①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