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上壤中螨类孽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采样的点距化的距离(km) 0.01 1 10 30(远郊农用)
铬浓度(mg/kg) 0.25 0.25 0.12 0.08
螨类密度(个/m2 16480 2265 1047 1069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专题: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铬浓度越高,污染区内螨类密度越高.指示生物法是指根据对环境中有机污染或某种特定污染物质敏感的或有较高耐受性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来指示其所在水体或河段污染状况的方法.选作指示种的生物是生命期较长比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的生物,可在较长时期内反映所在环境的综合影响.
解答: 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铬浓度越高,污染区内螨类密度越高,说明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A正确;
B、螨类由于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范围小,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计算螨类数量,B正确;
C、螨类密度与铬浓度有关,螨类密度与铬污染有关,但其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所以不能以螨类作为铬污染的指示生物,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土壤动物的特征,掌握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其次要求考生认真分析表中数目,明确螨类密度与铬浓度的关系,并能根据表中信息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
B、牧草的根增加
C、分解者数量增加
D、牧草枯死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 
②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
A、30%B、32%
C、40%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为单层膜包括两层A分子
B、动物细胞膜成分除了图示ABC外还有固醇
C、图中的C在细胞膜上位置固定不变
D、细胞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图1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图2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 种群A 种群C
规模 t(%) w(%) 规模 t(%) w(%)
1900 46000 5 1 1000 5 1
1920 45000 5.5 1 850 7 1
1940 48000 7 1 850 9 0.8
1960 44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000 5 1 550 11 1
(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如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ACUCUA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三子).
(2)图中①应为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Tn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为
 
;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个体表现为
 
;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珠,其性状通常
 
 (填 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