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DNA及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基因是DNA基本组成单位
②生物体内的DNA都呈线型
③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④基因完全水解时产物有3种
⑤外源基因之所以能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是因为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A.3项 B.5项 C.2项 D.4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的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后复原,表明细胞保持活性
C.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D.30%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1)根据图甲,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 。
(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3)图乙中,②、③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 。
(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C.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D.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以下途 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将EBV的RNA直接注入到人体细胞内一定会引起EBHF
B.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不同
C.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同
D.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豆荚的颜色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G和g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GG和Gg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Fl中基因型为GG、Gg、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A.49:14:1 B.13:2:1 C.5:2:1 D.6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花药培养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碳源 | |
B. | 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0倍,微量元素浓缩10倍 | |
C. | 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可直接用移液管从母液中获取 | |
D. |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值高时可促进芽的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处理方法 | 未作处理 | 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 | 浸入纯水30分钟后 |
1000g蔬菜农药残留量 | 0.196mg | 0.086mg | 0.123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