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脂肪鉴定的试剂和现象的说法都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红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
C、苏丹 IV染液,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
专题: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A错误;
B、双缩脲试剂,紫色,为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和现象,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IV染液鉴定,呈红色,C正确;
D、斐林试剂,砖红色,为还原糖鉴定的试剂和现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鉴定,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细胞、肾小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
B、血液、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关于一些科学发展过程和方法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和小鼠做了著名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孟德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豌豆的性状遗传,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它们的完美合作在科学史上被传为佳话
D、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做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式中①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6H12O6
CO2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②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C、①和②中都能产生[H]
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C、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可分布于叶绿体或液泡中
D、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
B、反光镜未调节好
C、子叶切片染色不均匀
D、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甜菜组织液颜色较浅,常用作还原糖的鉴定
B、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
C、在高倍镜下观察有丝分裂末期的植物细胞,可看到纺锤体逐渐消失和赤道板形成
D、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B、液泡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C、所有植物细胞中均含有一个大型中央液泡
D、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A、免疫作用
B、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C、控制生物性状
D、在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