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分)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人体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示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
 
(1)图示人体内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图中c是        细胞。
(2)在e细胞中,与其功能相适应并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图中字母)。
(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图示免疫反应的主要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                ,因此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1)体液免疫    B淋巴   (2)内质网(1分)、高尔基体、线粒体(1分)
(3)b、c、d (2分)  (4)⑥→⑧→⑨   反应迅速且强烈(速度快、产生抗体多)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⑨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过程,所以是体液免疫。图中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是浆细胞。(2)e细胞分泌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所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4)当病原体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发挥作用,迅速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为⑥→⑧→⑨过程。其特点是速度快、产生抗体多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通过题目信息获取相关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

(1)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B液与A液和C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2)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激素Y的名称是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

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吸收氨基酸 D.神经冲动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I (2011·苏州模拟)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试回答:
(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
(2)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
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A。
②在_______ _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B)的雄蕊,并套纸袋。
③待亲本B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亲本B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果预期: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交后
代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
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
II.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以大量重复实验获得了小鼠毛色遗传的三项实验结果: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遗传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通过上述__________________项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毛色的显隐性。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B项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9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       种,B物质在生物体内大约有       种。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与D物质的关系是                              
(3)C在真核生物体内存在的场所是                                 (2分),可用              试剂来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据下图回答问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5分)

(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2分)
(2)过程③叫做_____________技术,该过程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3)过程④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4)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裂形成___________,然后再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5)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含_____个染色体,必须用______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其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清回答:

(1)下列对反射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_____。
(5)在离肌肉5 mm的I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 ms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 mm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 ms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______mm/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 分)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
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_______,结构a______________。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____________。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