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用新鲜肝脏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且酶的活性高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产生的过氧化氢数量多

分析 “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不同条件(是加过氧化氢酶还是加Fe3+ ).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如“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分解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但是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量,如“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底物的浓度、底物的量等.无关变量一般要遵循等量性原则.
实验中用新鲜肝脏的目的是因为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且酶且活性高.

解答 解: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用新鲜肝脏的目的是因为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且酶的活性高,如果时间较长,则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会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例,考查了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考生对于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2)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看图回答问题.

①这个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条.
②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B、D.
③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左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琼脂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原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异养型.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①②(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微生物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106或105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103104105106107
菌落数>50036724836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要测定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检测(  )
A.糖的生成B.ATP的合成C.二氧化碳的吸收D.氧的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B.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B.细胞膜上的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脂肪结合形成糖脂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两层,亲水基团朝向膜的内外两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化学模型等
B.在构建细胞模型中,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C.拍摄口腔上皮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
A.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