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图象.图一为其在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g、h为某些代谢过程,X、Y为细胞中的某些结构;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结构X是线粒体.物质M是丙酮酸(和[H]),产生此物质的场所为细胞溶胶.此细胞在适宜光照下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2)图二中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填“向左”或“向右”)移动.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二的C点时,从理论上分析图一中不应存在的过程是a和f(以图中字母表示).
(3)在图二中曲线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当光照强度处于D点之后,对应图一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b、c、h(以图中字母表示).当光照强度大于D点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主要有适当提高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写其中一种即可).
(4)当植物从光照强度4klx突然降至0,此时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变化是增加(减少、增加、基本不变).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一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会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
该图解中利用利用二氧化碳量的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如:有h过程发生也a过程发生时,表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h过程发生而没有a过程发生时,表示呼吸作用小于等于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氧气的释放表示两者的强度.
图二中,光照强度为0时(即A点),对应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为呼吸速率;B点表示光补偿点,D点表示光饱和点.

解答 解:(1)图一中结构X是线粒体.物质M是丙酮酸(和[H]),产生此物质的场所为细胞溶胶.此细胞在适宜光照下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2)图二中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细胞呼吸的速率(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细胞呼吸CO2产生量).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减弱,B点要增加光照强度,从而保证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B点将右移.分析题图可知,图(二)C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进入大气中,细胞不吸收氧气,反而要释放氧气,因此应该有a、f箭头.
(3)在图二中曲线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处于D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图一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b、c、h.当光照强度大于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主要有适当提高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
(4)光照减弱,首先影响了光反应的进行,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减少,而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不变,故此时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线粒体  丙酮酸(和[H])  细胞溶胶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2)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细胞呼吸CO2产生量)    向右    a和f
(3)光照强度   b、c、h   适当提高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
(4)增加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以及发生的场所;能够利用图中气体的转移途径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温度使光合速率降低时,曲线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和淋巴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ATP生成的生理过程是①③④⑤,人体内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①③④

(2)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该植物细胞中.把该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5的含量变化是减少.若以该绿色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条件下进行.
(3)从图乙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温度低,酶活性低.当CO2浓度低于300umol.mol-l时,28℃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条件下的原因可能是三个温度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都不高,而28℃条件的呼吸逮率明显大于20℃和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龙东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C.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下列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农药可以抑制害虫的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的正常进行,从而使害虫缺乏ATP而死亡.在使用该农药的过程中发现:长期使用后,这种农药会逐渐失去作用.对以上事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农药可能特异性作用于害虫线粒体内膜上的某类蛋白质
B.推测该农药对农作物的呼吸电子传递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可使农作物得到锻炼而不再惧怕害虫
C.农药杀死害虫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透性
D.农药长期使用导致害虫基因突变,使害虫分解这种农药的本领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
B.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染色质与染色体不是同一种物质
D.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溶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蓝色
B.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龙东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表示同一植物中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半保留复制决定了甲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

B.乙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C.甲在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个乙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会成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