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其中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 解:A、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A错误;
B、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会导致生物间的差异增大,当生物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物种,C正确;
D、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1、新物种2与原物种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Z表示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只有Y过程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新物种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B.激素②不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含量很多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才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有(  )
供选项abc
A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胞吐
B原核生物细菌酵母菌
C脂质固醇性激素
D糖类多糖蔗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中期.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1~2段.
(3)图A细胞中染色体、DNA的数目依次是多少?6、12.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填一个即可)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新鲜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存、保鲜应保持(  )
A.低温、低氧、干燥B.低温、低氧、湿润C.高温、低氧、干燥D.低温、无氧、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蝗虫的幼虫和鱼类的种群密度
C.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豚鼠(2n=64)是研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图1表示正常豚鼠的两对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的分布,图2、3是变异类型.己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但个体不致死.请回答:

(1)图2豚鼠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该个体不是(是/不是)三倍体.
(2)研究发现豚鼠二倍体X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性状一出现即可稳定遗传,该突变为隐性(显性/隐性)突变.自然条件下,既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3)图1豚鼠与图3豚鼠杂交,预计子代中与图1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比例是$\frac{1}{8}$,若图1表示精原细胞,它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或末)期,导致该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